央視新聞聯合全國博物館推出
文博科普產品《文博日歷》
今天,一起來認識
“五星出東方利中國”漢代織錦護臂
1995年
中日聯合考察隊在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
發(fā)現了一件色彩絢麗的織錦護臂
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最偉大的發(fā)現之一
紋樣間8個篆體漢字
“五星出東方利中國”躍然而出
“五星”“東方”“中國”
在漢代是什么意思?
“五星出東方利中國”
最早出現在《史記·天官書》
“五星分天之中,積于東方,中國利”
是一句吉祥的占星語
織錦文字里的“五星”
指的是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五大行星
也稱:辰星、熒惑、歲星、太白、鎮(zhèn)星
“東方”指我國古代星占術中
特定的天穹位置
即“中國”所對應的“東方”天域
“中國”泛指當時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區(qū)
“漢之興,五星聚于東井”
當時的人們相信
每當五星會聚,輝耀東方
大漢就將安寧昌盛
“五星”織錦還有另一半?
圖案中蘊含諸多玄機
“五星”織錦
每平方厘米經線220根、緯線48根
藍、綠、紅、黃、白五色經線與緯線
交織出星紋、云紋及靈禽瑞獸紋樣
上下每兩組循環(huán)花紋間織出文字
每組花紋循環(huán)為7.8厘米
其中動物紋圖案自右向左
依次為鳳凰、鸞鳥、麒麟、白虎
各類花草紋樣和云氣紋
盡展祥瑞曼妙之處
漢代“陰陽五行”“天人感應”的理念
也被細密編織進這一掌見方的精致里
△“五星”織錦圖案紋樣與祥瑞元素
與“五星”織錦同墓所出的
還有一件“討南羌”織錦
它們在織錦圖案風格上高度相似
專家推測
兩件織錦極有可能是同類錦料
并以此為基礎復原了織錦圖案
△“五星”織錦和“討南羌”織錦合并復原
后經進一步考證
全幅完整的語句應為21字:
“五星出東方利中國
討南羌四夷服單于降與天無極”
意為五星同時見于東方
中原王朝征討南羌的軍事行動必得成功
黃河流域的“五星”織錦 為何現身八千里外的尼雅遺址?
“五星”織錦的發(fā)掘地
位于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尼雅遺址
被證實為《漢書》所記載的
絲路南道綠洲城邦“精絕國”舊址
△尼雅遺址房屋建筑遺跡
漢代設立西域都護
在西域設官建制、屯田戍守、封賞贈賜
實施了有效的管轄和治理
開啟了西域歷史的新紀元
△第8號墓出土“五星”織錦情況
這件織錦護臂
應當是漢王朝給精絕古國的饋贈
“生前”的至上榮耀與佳話
使其備受精絕貴族的珍視,世代相傳
直至精絕國王死后隨葬
織錦透射了古人的智慧和信仰
織文蘊含著對“中國”的佑護
“五星”織錦西現“精絕”故地
昭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、生生不息
方寸之間
濃縮的是歷史,綻放的是文明
千年的風吹起古道的沙
縱觀經緯、穿越古今
▌本文來源: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(ID:cctvnewscenter)
相關附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