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南方+、開平發(fā)布 近日,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(第九版)》(下稱“第九版方案”)對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期限、核酸檢測Ct值等作出了調整。這些調整是否意味著防控政策比原來更寬松?近期全國多地散發(fā)疫情,與防疫政策的調整有關嗎?針對一些問題,南方醫(yī)科大學公共衛(wèi)生學院教授趙衛(wèi)作了解答。 相比前一版的防控方案,第九版方案將密切接觸者、入境人員等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從“14+7”變?yōu)椤?+3”,為什么要如此調整? 趙衛(wèi):新冠病毒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變異,從原始毒株到德爾塔再到奧密克戎,平均潛伏期進一步縮短。過去,病毒的潛伏期是1至14天,這是把隔離時間定為“14天集中隔離醫(yī)學觀察+7天居家健康監(jiān)測”的主要依據;現在奧密克戎的潛伏期是2至4天,而且我們在疫情防控實踐中發(fā)現,絕大部分感染者能夠在7天內檢測出來,這就是把風險人員隔離管理時間調整為“7天集中隔離醫(yī)學觀察+3天居家健康監(jiān)測”的主要原因。 解除隔離管理及出院的核酸檢測Ct值標準也從40降低到35,且出院后不再需要隔離14天,這意味著什么? 趙衛(wèi):我和疾控部門的人員討論過,大家一致認為,如果現階段仍將Ct值標準定在40,是明顯過高的。Ct值反映的是病毒載量,研究顯示,當感染者的Ct值大于35,其密接者就不會出現感染。 事實上,有些感染者在恢復期已經完全沒有癥狀,也不會造成傳播,但由于Ct值標準過高,他們無法出院,對其個人生活影響很大,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醫(yī)療資源。就目前的反饋來看,將Ct值標準降低到35,也沒有看到解除隔離或出院后再發(fā)生傳播的病例。 Ct值的標準降低,包括輕癥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這樣的分類收治措施,能有效縮短感染者的住院時間,預防醫(yī)療資源擠兌,避免影響其他新冠患者和常規(guī)病患救治,讓有限的醫(yī)療資源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。 有市民群眾關心,近期全國多地散發(fā)疫情,與防控政策的調整有關嗎? 趙衛(wèi):我個人認為沒有直接的關系,沒有觀察到與防控政策調整相關聯的疫情。 近期全國多地散發(fā)本土疫情,一方面可能與奧密克戎變種BA.4和BA.5的傳播能力增強有關,有研究表明BA.5的R0值(基本傳染數)已經達到了18,是人類有記錄的傳染病中最高的;另一方面,目前是暑期旅游旺季,人員流動更加頻繁,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傳播風險。 隔離時間變短、出院標準降低,意味著防控政策比以往更寬松了嗎? 趙衛(wèi):設定防控政策的目標是實現動態(tài)清零,這一點是沒有改變的。從整個方案的設置上看,對防控的要求是更高了。 首先,我們對奧密克戎的認識加深了,簡單來說就是不需要像以往那么嚴格,同樣能實現動態(tài)清零的目標;其次,這樣的調整可以避免擠兌醫(yī)療資源,若感染者癥狀較輕,通過自身免疫力就能夠清除病毒,沒有必要再去定點醫(yī)院治療;第三,我們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更快、隱匿性更強的特點,將重點風險人群的防控措施調整得更加精準、科學、有效。 精準、科學、有效體現在哪些方面? 趙衛(wèi):在第九版方案中完善了疫情多渠道監(jiān)測的要求,明確了不同人員、機構和環(huán)境核酸檢測要求和頻次。比如,入境口岸一線人員、發(fā)熱門診醫(yī)療人員等人員,核酸檢測頻次從每周1次調整為每天1次,快遞員、外賣員等接觸人員頻繁、流動性強的從業(yè)人員,核酸檢測頻次從每月1次調整為每周2次。 另一方面,新方案也優(yōu)化了不同場景下區(qū)域核酸檢測策略,對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、一般城市、農村地區(qū),制定了不同的策略;疫情發(fā)生后根據風險大小進行科學研判,確定區(qū)域核酸檢測的范圍和頻次。 我留意到國內有社區(qū)采用一周兩檢、男女分檢的方式,對個人而言是每周檢測一次,但是對家庭來說是每周檢測了兩次,能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,也減輕了政府的負擔,我認為是一種有益的探索。根據新方案,未來我們還應該繼續(xù)探索增加抗原檢測等作為疫情監(jiān)測的補充手段。
相關附件: